詳細資料ISBN:9789866006135 叢書系列:博物誌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你從沒有看過的世界史,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頂尖歷史學家以發生在世界各地具體而有趣的歷史小故事,破解世界經濟發展的祕密! 美國歷史協會費正清獎、世界歷史協會最佳著作獎、《大分流》作者彭慕蘭首部通俗作品! 五百年來一直影響我們的「世界秩序」, 一個潛藏而緩慢的重要結構、大時代的循環變化,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仍然存在…… 如果你還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肇因鴉片戰爭受到近代化武器的衝擊,那你就錯了。現代化、全球化,早在五百年前就已開始。 這本書與過去所有討論世界史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不以歐洲及北美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也不從抽象的市場及經濟理論出發,而以不同文化下不同的市場準則、運輸、暴力帶來的影響,期貨商品、工業化的過程等七個中心主題規劃講述世界經濟創造過程中的盛衰消長,以及長期全球化累積下,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所必須面對的嚴重問題。 地方必須放在全球背景裡去了解,地方差異和地方體制也形塑了全球的環境。世界經濟將天涯海角的不同民族連結起來已有很長時間。全球化程度在今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一「世界新秩序」其實不是今日才有,多元化也不是晚近的新發現。本書透過長達五百年的世界變化,甚至包括非洲、中東及石油的故事,讓我們找到認識這個世界的新方法。 五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累積,建構了你我現在看到的世界觀!作者簡介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美國加州大學厄文分校中國史教授,是美國漢學研究中,最新興起,且備受重視的加州學派重要學者。二○○○年在《大分流:歐洲、中國與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一書中,曾以一個大膽的反向提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嘗試破解一直主導學界思維的歐洲中心論。該書出版以後,佳評如潮,獲得東亞史研究的最高榮譽──美國歷史協會費正清獎,及世界歷史協會最佳著作獎。書中的論點,曾引發東西學界的重大辯論。他對明清之際歐洲人與亞洲互動的歷史也有深入的研究。二○○六年曾應中研院之邀,來台擔任講座教授。另外的重要著作還有《腹地的構建:一八五三至一九三七年華北鄉村的國家、社會、經濟》(THE MAKING OF THE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RURAL NORTH CHINA, 1853-1937),亦曾獲得費正清獎。史蒂夫.托皮克(STEVEN TOPIK) 美國加州大學厄文分校歷史系教授,專攻拉丁美洲史,側重於墨西哥和巴西,並研究咖啡經濟史,出版有多本專著《貿易與炮艇:帝國時代的美國與巴西》(TRADE AND GUNBOATS: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AZIL IN THE AGE OF EMPIRE)、《一五○○至一九八九年非、亞、拉丁美洲的全球咖啡經濟》(THE GLOBAL COFFEE ECONOMY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1500-1989)等。他與彭慕蘭教授中國史及東亞史專長的結合,為本書提供了一個開闊的視野。譯者簡介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筆譯。譯作有《成吉思汗》、《歷史上的大暖化》、《蒙娜麗莎五百年》、《破解古埃及》等多部作品。
留言列表